电瓶车主不要“明知故犯”入户充电

  居民住宅是电瓶车火灾的高发场所。根据应急管理部2021年发布实施的《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》,高层建筑的公共门厅、疏散走道、楼梯间、安全出口等场所,都禁止电动自行车停放或充电等行为。那为什么车主们执意要“推车入户”?为何需要入户充电?

  在天津某老旧小区,居民将电瓶车随意摆放在楼道内,或是推入电梯的情况较为普遍。

  在北京丰台区某社区,虽然居民楼旁已设置了便民的公共充电设施,并以醒目标语提醒电瓶车不进楼、不入户,但有居民依然对此视而不见。

  在广州荔湾区东沙街某社区,也有一些居民在明知有风险的情况下,依然将电瓶车推入家中充电。“心里知道他肯定是有危险的,不能说不充电嘛。”

  很多车主对电瓶车电池用电安全缺乏足够重视,对电池质量认识不足。依照国家消防救援局的统计分析,电瓶车火灾的根本原因包括电池过充、电池单体故障、电气线路短路等情况。可见,电池质量尤为关键。尤其使用时间比较久的老旧电池和改装电池,更是存在不小的安全风险隐患。因此,电池方面检验人员也做了相关试验。

  为检验一块旧电池和新电池的充电安全系数差异,检验人员首先对一块常见的电动车锂电池,进行拆解。

  随后检验人员将两块分别拆解过的新电池和使用较长时间的旧电池,同时放入实验箱,在固定温度和同等条件下,进行充电试验。

  “橙色是老化电池,下面蓝色的是新鲜电池。能够正常的看到老化后电池,它的温度明显要比新鲜电池的温度上升要快,平均要高1到2度。”

  检验人员又模拟电池日常使用中,可能遇到的碰撞,进行压力试验。能够正常的看到受到挤压的电池先是出现非常明显的内部碎裂声,再突然崩裂,紧接着有烟雾从电池里面窜出,随即爆炸起火。

  电池过充有几率会使电池性能直线下降,缩短电池使用寿命甚至损坏电池留下隐患。车主除了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外,在购买电瓶车电池时,一定要挑选出正规厂家。即使是新电池,在使用半年到两年时间内,也应进行一次检查或者更换。

  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,截至2022年末,我国两轮电瓶车保有量已达3.5亿辆,相当于每4人就拥有1辆电瓶车。随着电瓶车的普及和事故多发,也对城市原有秩序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。

  专家表示,有关部门除了从立法层面,完善相关场所电瓶车停放充电的法规标准外,更重要的是应积极探索“疏”“堵”结合的经验做法。

  在北京市丰台区,消防部门正积极推动辖区街道和物业单位,在本社区加装智能梯控系统。“乘客您好,电瓶车入梯属于不安全乘梯行为,电梯暂停运行,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,请将电瓶车移出电梯。”该系统借助在电梯箱内安装的智能摄像头,以算法识别加声光报警的方式,精准管控电瓶车和电池乘梯上楼。

  在推进电瓶车充电设施建设方面,北京市还计划在已建成的95万个公共充电接口的基础上,于今年再新建20万个,解决车主充电痛点。

  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